刘克江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总裁、
DH&DHH吸收合并工作推进委员会联席主任
各地办公室的青年律师,大家好:
德衡、德和衡两个律所在第72个“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共同举办青年律师发展论坛,目的是继承“五四”精神,探讨青年律师培养,促进两个律所的发展,助力法治中国的建设。
听了来自北京、上海、青岛、济南、淄博和郑州八位青年律师的激情演讲,收益颇多。这八位演讲者是德衡、德和衡50多个分支机构的优秀代表,还有更多的境内和境外各地办公室优秀的青年律师,此次没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今后,我们要更多地举办这样的青年律师发展论坛会,使青年律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认真地听了八位青年律师的演讲,有以下几点感触:
首先,德衡、德和衡的青年律师有六个特点。
一是有思想,青年律师们有自己的思想,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二是有梦想,青年律师胸怀大志,心中有方向,行动有力量。德衡、德和衡的青年律师都坚定地相信自己就是德衡、德和衡的未来,是中国律师行业的未来,也是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保驾护航的法律服务者。三是有活力,青年律师有活力、有激情,时刻跟随时代的脚步,冲锋在前,引领时代潮流。四是有担当,勇于负责。德衡、德和衡是每个青年律师的家,大家在办公室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多,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青年律师都在积极努力地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自己的家园更美。五是有创新,对于法律服务来说,创新就是蓝海,否则,就会在红海里苦苦挣扎。德衡走出山东,走向北京,就是创新;德和衡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是创新。这是地域创新。从法律服务领域来说,17大业务中心的各个业务领域都有创新,这也是律所发展的基础,青年律师是创新的引领者。六是有集体荣誉感,德衡、德和衡的文化之一是律所是一个集体,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都是家人。大家相互守护,相互扶持,珍视集体荣誉,时刻记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律所,时刻记着为律所增光添彩。
第二,律所对青年律师的培养体系。
借此机会,我谈谈律所对青年律师的培养体系。刚才王鹏飞律师把过去律所对青年律师的培养政策和办法做了回顾和梳理,很完整、很详细。律所对青年律师的成长历来非常重视,已经有一套成熟的青年律师的培养体系。从法学院毕业后加入律所开始的入职培训,到青年律师未来大本营、午餐分享、好莱坞梦工厂、波音梦想社,到日常的业务研讨会,以及各类论坛、全打通活动等,都帮助青年律师尽快融入律所,了解律所历史和律所文化,掌握法律服务技能。律所培养青年律师的“雏鹰计划”、“青年律师扶持发展13条”、干训班、青训营、辩论赛、模拟法庭以及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都为青年律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保障。为了让年轻律师尽快融入律所的管理事务,培养律所后备管理人才,加强青年律师与管理团队的沟通,专门邀请青年律师参加主任室例会,参与律所管理。作为青年律师,执业3-5年后,律所制定了“未来合伙人培养计划”,如果青年律师有加入合伙人队伍的意愿,则可以申请加入此计划。条件成熟后,通过相关的投票表决程序,青年律师便可以加入律所合伙人队伍,成为律所合伙人。这样一套青年律师培养体系,能够为青年律师的成长提供可预期的成长路径,使青年律师成长更快。
第三,律所的“四化”。
目前德和衡提出了打造学术型律师事务所目标,也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以德和衡为例,从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到现在着力打造的学术化,这“四化”是德和衡的发展宝典。12年前,律所刚刚成立的时候,管理层就把律所发展定位为规模化大所,因此规模化使律所迅速的发展壮大,2016年合伙人会议提出规范化,开始加强律所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适度规模化,从建设大所到建设品牌化、品质化、信息化强所转变。对于国际化,是从建所之初就开始了,现在已经有9家境外分所,尤其是俄罗斯分所,已经成为中国律所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经过连续三届律师实务年会的举办,德和衡的学术化氛围越来越浓,律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越来越高,我们提出要“专业立所、学术强所”,将学术化作为律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也是多年来倡导的专业化的2.0版,“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时代”过去了,专业服务能力是律所发展的根本。
今年5月20日是德和衡成立12周年的日子,德和衡正在酝酿成立德和衡研究院,将学术化目标落地。德和衡已经与北京多个高校的法学院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法学院学生实习基地等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与法学会相关学会的学习交流,为德和衡的学术化发展提供理论保障。德和衡研究院成立后,与目前的17大业务中心对应,拟成立17个业务研究中心,作为律师、法学院教授、法学院学生、企业法务人员共同研究切磋法律专业的平台,通过发表专业文章、著书立说,为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最后,本次青年律师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有效地促进青年律师的更多的思考,更大的提升,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