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了一只土拨鼠被无良商家骗了”,2月22日,上海一名网友在小红书发完这条帖子后,万万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风波。因其收到的土拨鼠有伤口和蜱虫,网友质疑这只土拨鼠是野生旱獭,引发鼠疫传播恐慌,多位网友表示已报警,此事迅速冲上热搜。
2月25日,上海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接到相关举报,目前正在核实调查中。同时安抚公众不必过于恐慌,“即便是野生旱獭,也只有一定的感染鼠疫几率,并非必然携带”。当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都发文提醒,土拨鼠也能传播鼠疫。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一路飙升,因为一句台词“还吃,收你们来了”,土拨鼠成了异宠市场的“香饽饽”。购买者不在少数,但上海这名网友发帖为何让网友高度紧张?
记者发现,导致网友越来越担忧鼠疫传播风险的背后,是一句句得不到确切回复的质问——“商家为何不提供检疫证明?”“如果退货,快递敢接吗?”“如果是一只携带疫病的土拨鼠,被放生了怎么办?”“既然有鼠疫风险,为何还能轻易购得?”
这些问题指向了土拨鼠活体售卖市场的监管漏洞。本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并采访律师明晰各方法律责任。
身价暴增,抢到没货
在电商平台搜索“土拨鼠活体”,会发现市面上主要售卖两个品种,一种是进口的黑尾土拨鼠(即黑尾草原犬鼠),另一种是国产的旱獭。
黑尾土拨鼠的体形明显小于旱獭,价格却远远高于后者。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有的黑尾土拨鼠价格达3500元,而旱獭的价格为1000元左右。
根据“青春上海”(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官微)科普,黑尾土拨鼠,体长28—33厘米,体重0.5—1.4千克。主要分布于北美,性格相对温顺,经人工多代繁育后可适应家庭环境。有商家向记者推荐购买这种土拨鼠,因为“好养活”。
旱獭在我国有4种,其中喜马拉雅旱獭分布面积最广,数量最多,因各种网络形象被人所熟知。这种土拨鼠体长超过40厘米,体重通常在3—7千克。相关资料显示,野外偶遇率最高的喜马拉雅旱獭是我国发现的鼠疫杆菌主要自然宿主之一。鼠疫是甲类传染病,传播性强,致死率高。
一位异宠养殖博主表示,国产旱獭之前价格在几百元左右,销路也一般,自从《哪吒2》爆火,国产旱獭身价水涨船高,达到千元级别。随之而来的便是供不应求。“抢到没货”“订单排到了3月”……多位卖家告诉记者,现在下单只能是预售。
给土拨鼠打狂犬疫苗,能防鼠疫?
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出售的土拨鼠到底有没有打疫苗,商家能不能出具动物检疫证明。
记者分别于拼多多平台和淘宝平台询问多位商家客服,没有一家提供检疫证明,但其商品详情页和购买链接都写明了“疫苗证书齐全”。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有两位卖家坦言,给土拨鼠打的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防得了鼠疫吗?答案是不能。一位卖家解释,国内没有有效的预防针,并且人工养殖,定期消毒杀菌,土拨鼠没问题。另一位卖家则说:“如果你不放心,到家可以自行接种。”
商家资质成谜,二手平台有个人发帖转卖
网友关心的另一个焦点是,商家能否证明所售土拨鼠是人工养殖,有没有相关许可证明。
记者询问淘宝客服相关商家是否合法售卖、拥有哪些资质能被平台允许售卖等问题,对方表示无法查询,建议咨询商家客服。记者咨询后,没有一家愿意自证。
在多个土拨鼠售卖链接下,记者并未找到详情信息,甚至有的商家在商品名称处标明“玩具”,联系客服得知,其售卖的就是土拨鼠活体。这些商家在电商平台上鲜少回复,会引导买家添加其微信号,转至微信交易。
记者还发现,有网友发帖称自家土拨鼠是在闲鱼平台购得。打开闲鱼搜索发现,确有大量出售链接,包含养殖户和个人饲养者,且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商家售卖土拨鼠究竟需要取得哪些资质?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及副主任王海军表示,土拨鼠分为多个品种,如果涉案个体属于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受到法律保护,未经许可不得猎捕、买卖、运输或利用。因此,商家捕捉、买卖、运输或利用土拨鼠及其制品均应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此外,买卖土拨鼠还需遵守《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动物健康并取得相关检疫证明。
养殖并售卖土拨鼠,可能需要申请办理的资质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确保物种来源合法)、陆生野生动物经营许可证(人工繁育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工商登记及备案手续,开办养殖场还可能涉及环评手续和排污许可。
同样,这也为消费者甄别合法商家提供了参考。北京市律师协会能源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炳森表示,如果商家无法提供相关检疫证明或者合法证明,建议消费者终止交易。
王海军提醒,若消费者明知购买的活体动物为非法来源或属于保护动物仍购买,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售后困难,活体一旦上路不支持退换
多家售卖土拨鼠的店铺在商品详情页标明,活体宠物一旦上路,不支持退换。一位卖家表示,除非证明土拨鼠送到时死亡,否则不予退换。记者询问如有伤病情况如何处理,多位卖家保证:“那种我们不会发给你。”
上海发帖网友于2月24日发布此次网购土拨鼠全过程,在其公开的聊天记录中,曾询问卖家为何要私下交易不走平台,卖家表示七天无理由退货负担不起运费。
快递是导致这场售后纠纷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名网友联系快递后,快递拒收。
王海军表示,根据《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快递暂行条例》等,快递禁止邮寄活体动物。因此,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在邮寄活体土拨鼠时,不应当通过快递的方式进行邮寄。根据《动物防疫法》,在提供检疫证明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托运。
然而,一位卖家明确向记者表示,可以发顺丰快递,因为是合作商家
不想养了,能放生吗?
因为售后困难,快递无法退回,网友担忧土拨鼠主人会选择弃养,导致鼠疫传播扩散的风险。
这是值得警醒的问题。《哪吒2》热度过后,消费者还会保持饲养土拨鼠的热情吗?记者在电商平台的售后评价看到,有网友表示“养不熟”,还有网友晒出受伤的手指、胳膊抱怨被咬伤,尤其是喜马拉雅旱獭,并不像小猫小狗那般可以给人带来较高的情绪价值。
如果不想养了,咋办?这名上海网友因为没有及时妥当地处置而遭到“口诛笔伐”,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
“对于购买的活体土拨鼠,当存在疑似健康问题的情况时,消费者首先应当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不得随意丢弃。”王海军告诉记者。
《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第五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加工、随意弃置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
“如果随意抛弃土拨鼠甚至引发了疫病,是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王炳森告诉记者,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均有涉及。
《动物防疫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对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等未按照规定处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处理;逾期不处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有关单位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十八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处理或者随意弃置病死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九条规定,造成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依法从重给予处分、处罚。
《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既然有鼠疫风险,为何还能轻易购得?谁该担责?
买家、卖家、平台、运输,销售链条上的每一环似乎都“松”了,人和土拨鼠似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王炳森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对于买卖土拨鼠加强执法检查,定期对电商平台、线下宠物店等交易场所开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售卖无合法来源、未经检疫土拨鼠的行为,对违规商家依法重罚,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关于土拨鼠等野生动物及宠物交易的相关条例,明确合法交易的条件、流程和监管细则,例如明确非保护类土拨鼠的检疫标准、售卖资质要求等。
电商平台应对售卖土拨鼠商家的营业资质、土拨鼠来源尽到合理审核义务,如发生纠纷,平台应积极协助消费者进行赔偿,并及时与卖家或其他相关方沟通。如果导致带病菌土拨鼠销售,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媒体应当客观报道土拨鼠交易的现状、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土拨鼠饲养热潮,避免盲目跟风。
相关动物保护组织、环保组织等可以开展公益活动,倡导文明养宠,对发现的非法交易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同时,探讨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之道。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