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创业投资基金始终是推动技术转化与高成长企业孵化的核心力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为行业释放出积极的政策信号。
对此,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席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张景盛与执业律师杨梦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结合实务经验,分别从“差异化监管”与“耐心资本”两大维度发表看法。
一、差异化监管:国有创投基金的破局之道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张景盛律师结合实务经验指出,国有创投基金在平衡资金安全与投资风险上面临双重挑战。他曾参与某国有创投基金直投项目评审会,深刻体会到国有资本的监管痛点:“国有基金需在确保资金安全与承担创业投资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地方政府既要求基金履行国有资产保值职责,又期待其通过投资带动地方经济,这导致部分基金异化为‘招商引资工具’,返投要求甚至成为硬性指标。”
针对这一矛盾,他提出三点差异化监管建议:一是建立基金分类管理,完善基金决策机制:对于投资早期项目的天使类基金,要控制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加强投资团队对行业知识水平(或聘用行业专家)提供支持,对于政府引导母基金,可以通过子基金管理人的遴选机制和要求,选择优秀的专业团队管理运营子基金;二是重视投后管理:对于早期项目,除了资金扶持外,还要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给予其全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同时还可引导母基金通过要求提交定期报告等方式对子基金进行管理,以便于了解资金投资的情况;三是建立容错机制:创投风险客观存在,要加强过程管理,而不能仅仅依据投资结果作为单一标准进行评判。
二、耐心资本短缺:创投生态的深层挑战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类基金。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科技创新,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杨梦婷则指出,当前创投市场欠缺的是“耐心资本”。她分析称:“鉴于早期项目投资周期较长,风险较高,投资人参与该类型投资的意愿较低,创投基金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耐心资本的欠缺导致基金管理人没有足够的底气首选早期项目,而是出于稳健考虑更倾向于投资中后期项目”。
同时,杨梦婷律师指出“创投基金还面临退税难问题。虽然目前已有政策为创投基金创设了较为宽松的监管要求并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但这些往往都难以实际落地,创投基金无法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出现了现行政策与实操落地严重不匹配的局面,这无疑会打击基金管理人备案创投基金的积极性。”
结 语
随着差异化监管与耐心资本议题持续升温,创投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的关键窗口。张景盛与杨梦婷律师的实务洞见,不仅为国有资本效能提升与创投生态优化提供了可操作性路径,也为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及政策制定者带来重要启示。未来,唯有政策精准施策、市场灵活响应,方能真正激活创投活力,护航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律师介绍
张景盛
张景盛,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联席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
擅长领域:公司、国资国企、金融和银行、私募基金、票据。
张景盛律师拥有二十年以上法律工作经验,先后为多家大型国企及政府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张景盛律师长期深耕于私募基金领域,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私募基金合规监管、投资并购、私募基金争议解决领域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社会职务:
上海律师协会基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金融法制研究会会员
北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青岛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生涯导师
青岛市陕西商会法律顾问委员会主任
杨梦婷
杨梦婷,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杨梦婷律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学院,曾供职于中国大型律师事务所,长期专注于私募基金、投融资并购、公司合规、民商事诉讼等领域的法律事务,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
杨梦婷律师曾为多家大型银行、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保险公司等提供私募基金、投资并购、公司合规、争议解决等法律服务,具有丰富的非诉法律服务经验,在民商事争议解决及公司法律服务方面亦具备丰富法律实务经验,能为客户提供策略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