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下午,青岛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共同研发《非诉法律实务》课程签约仪式在青岛大学法学院会议室举行。青岛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新、副院长董桂武、助理教授逄晓枫以及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证券业务创始人、高级权益合伙人房立棠、联席合伙人马秀峰、丁伟、王智、张明波律师参加活动。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法学教育创新与法律职业衔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为社会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李建新书记对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专业的工作能力将为学子树立职业标杆,青大法学院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深度融合,希望以此次课程研发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律所与学院的合作共赢。
房立棠主任致辞中强调:“非诉法律业务对律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此次合作不仅是律所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为行业培育后备力量的重要举措。”房主任提到,德和衡源自青岛,始终关注家乡法学教育发展,期待通过课程研发与实践指导,助力学子成长为“懂理论、会操作、有担当”的法律人。非诉法律业务作为现代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资本市场、公司治理、投资并购等领域具有高度专业性与系统性。然而,传统法学教育往往侧重理论讲授,学生对非诉法律实务的认知与操作能力存在短板。为此,青岛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立足行业需求,联合打造《非诉法律实务课程》,填补这一空白。
董桂武院长与房立棠主任代表双方签署《非诉法律实务》课程研发协议。
在讨论阶段,董桂武院长表示,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感谢德和衡为共同研发《非诉法律实务课程》所做出的努力。德和衡《非诉法律实务课程》不仅面向青岛大学法学院在校生,也面向青岛市年轻律师。法律实务课程的引入,将推动法学教育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