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某外卖平台叫跑腿送手机,却遭遇手机丢失、配送员失联。近日,北京的师先生遭遇了一件烦心事。
据了解,师先生于5月30日通过某外卖平台使用“跑腿一对一直送”服务,向顾客配送一部价值12400元的手机,并支付配送费用36元。师先生称“手机为全新未拆封包装,且用带有苹果logo的商品袋装着,虽然我没说是什么商品,但配送员应该清楚袋子里是手机。”可当配送时间已超过当日原定送达时间,收货方却始终未收到手机。
此后,师先生联系到配送员,对方先是声称手中订单较多,送达时间会延迟。“可等我再次联系配送员的时候,对方说手机已经丢了,让我直接找平台。”师先生说。5月30日当天,他将该情况反映至平台,要求平台方找回手机或全额赔偿。但平台方回复称,由于该订单未进行保价,按照规定,只能按实际运费的5倍进行赔付。
师先生并未接受上述赔付方案,经过数日与平台沟通,平台方表示,配送员愿意分期进行赔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师先生始终未收到赔付金额。再次联系平台客服时,客服称配送员已经失联,并表示要么接受180元赔偿,要么选择报警。
师先生称,手机丢失当日,他就已报警。目前,警方已经找到了配送员,但他表示没钱赔付。师先生现在的诉求是希望平台方能先行赔付。他认为,自己通过平台下单,订单货物在配送过程中遗失,理应由平台方和配送员共同承担责任,而非由消费者承担损失。目前平台方已答应先行赔付。
此次事件折射出网络跑腿行业在高价值货物配送中的法律风险与监管漏洞。那么,当消费者因货物在配送过程中遗失该如何索赔呢?针对这个问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马丽红律师进行了解答。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快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快递丢失问题,却让人们深感忧虑。在“黑猫投诉”网站,以“跑腿失联”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同类投诉达数十起,涉及多家外卖、跑腿平台及快递公司。而多数消费者遭遇了和师先生相似的维权困境,即物品配送丢失,所获赔偿费用远低于物品的实际价值。
在此,马丽红律师也提醒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应保留订单、付款截图等证据,仔细审查合同赔偿与免责条款合法性。若选择诉讼,下单截图、支付记录、手机购买凭证、报警记录及与平台客服沟通记录等,都是证明合同关系、物品价值、遗失事实及平台态度的关键证据。
对于快递企业需加强业务监管和培训,保证快递员团队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减少快递丢失、毁损的发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度。如此,消费者使用快递才能更加安心,快递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法治复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