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媒体聚焦 | 白耀华律师就“中小银行股权债权拍卖的核心矛盾与合规对策”问题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

2025-07-28

  近日,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发现,不良资产市场化处置热度持续升温,多家中小银行将股权及债权标的以“1元起拍”方式挂牌,累计挂牌标的已达数十件,然而大部分标的屡次流拍或仅以极低价成交,不少项目在数次调价后仍乏人问津。此种现象在监管推动不良资产市场化拍卖的背景下尤为凸显,市场参与主体对标的质量、交易规则和回收预期存疑,拍卖平台与资产持有人亟需兼顾合规与效率。针对中小银行股权和债权拍卖遇冷的核心矛盾与合规对策方面,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白耀华律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了合规建议。

  白耀华律师表示,银行1元起拍应收账款债权的现象属于不良资产处置的范畴,既可能涉及商业银行自主的不良资产转让,也可能与破产企业重整程序中的债权清理相关。商业银行单笔转让不良债权给社会投资者具有合法性。实践中,1元起拍多出现在多次流拍后的资产处置环节,属于市场化处置手段,此类低价起拍模式反映了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供需失衡状态和处置压力。1元起拍债权的最终成交价,通常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债权质量、债务人偿付能力等因素影响。在实践中,债权的最终成交价可能远高于起拍价,尤其是债权本身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或潜在诉讼收益。

  白耀华律师进一步提示,目前拍卖各方应高度重视合规与风险防控:银行不良债权与破产财产处置仍存在政策空间,需区分司法拍卖与商业转让性质,注意合规性风险;此外,对于买方而言,还需注意市场风险,例如需承担债权真实性审查、诉讼时效风险、债务人抗辩权等法律风险,部分债权可能存在担保物权消灭、优先权冲突等问题。

  律师简介

  白耀华律师现任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德和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中国浦东——剑桥大学涉外法治合作班访问学者,上海市律师协会第十一届、十二届体育业务委员会委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实训中心导师,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调解中心特邀调解员。

  近年来,白耀华律师深耕人工智能、新科技等新型法律业务,办理了一大批金额标的大、社会影响广泛的“首起”或重大疑难案件,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为众多知名企业和高净值财富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解决方案。

  白耀华律师以其专业素养和卓越能力赢得了广泛赞誉,白律师丰富的执业经验使其成为众多客户和机构信赖的律师,连续当选《商法》(CBLJ)The A-List 法律精英:中国业务律界精锐,并被评选为汤森路透《亚洲法律杂志》(ALB)客户首选律师,legal one 实务精英,GRDC中国优秀青年律师,Benchmark Litigation 上海地区商业争议业务领域榜单—德和衡牵头合伙人、法制日报社和中国政法大学评选的“推进立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提名案例”—德和衡牵头合伙人。